成语

知荣守辱

守安于。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

知荣守辱

读音(发音): zhī róng shǒu rǔ

详细解释(意思):守安于。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

示例:

成语"知荣守辱"逐字解释

"知"字解释:知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矢。段玉裁识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认识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脱口而出。本义知道)

 同本义 

 知,识也。--《玉篇》

 知汝远来应有意。--唐·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

 心徹为知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?此谋反耳。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
 不知何氏女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

 日知基所亡。

 汝亦知射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 不知几千里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知其不可而为之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又如知不到(不知道);知风(知道情况

 知zhī

 ⒈晓得,明了~晓。~道。~己~彼。

 ⒉使知道通~。告~。

 ⒊感觉,认识到~觉。

 ⒋见识,学识,学问~识。求~。真~。

 ⒌了解相~。〈引〉相亲新~。~己。~音。~心人。

 ⒍主持,主管~县、~事(旧时指县长)。

 ⒎〈古〉通"智"。聪明,智慧。

 ⒏

 ⒐

 知zhì 1.聪明;智慧。 2.姓。春秋时晋有知罃。
"荣"字解释:荣 

 (形声。从木,荧省声。本义梧桐。又金文字形,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)

 同本义 

 荣,桐木也。--《说文》

 荣,桐木。--《尔雅》。注即梧桐。”

 草本植物的花。又为花的通称 

 木谓之华,草谓之荣,不荣而实者谓之秀,荣而不实者谓之英。--《尔雅》

 攀条折其荣。--《古诗十九首》

 又如荣悴(草木的开花与凋萎);荣年(百花争艳的季节);荣色(花的色彩)

 飞檐,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

 直于东荣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屋翼也。”

 暴于南荣。--《上林赋》。注

 荣(榮)róng

 ⒈草开花,草的花或谷类结穗草~。无叶无~。黍~。

 ⒉茂盛,兴盛欣欣向~。繁~富强。

 ⒊光荣,受人 敬重~誉。~耀。~军。
"守"字解释:守 

 (会意。从宀,从寸。宀表示房屋;寸是法度∠起来表示掌管法度。本义官吏的职责,职守)

 同本义 

 守,官守也。从门,寺府之事也。--《说文》。寺,廷也;府,文书藏也。

 五载一巡守。--《书·舜典》

 王巡虢守。--《左传·二十一年》

 均地守。--《周礼均人》。注地守,衡虞之属。”

 纠其守。--《周礼·内宰》。注宿卫者。”

 虽守者益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。注谓地也。”

 官司之守,非君所及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
 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节操;操守 

 守shǒu

 ⒈保卫,卫护~卫。防~。坚~阵地。

 ⒉看护,等候~夜。看~。~候。~株待兔。

 ⒊遵照,服从遵~。~信用。遵纪~法。

 ⒋靠近,依傍~着水池,可多养鱼。

 ⒌旧时郡一级的长官名太~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①防守戒备。

 ②明代、清代的武官名。

 ⒐

 ⒑

 守shòu 1.戍守疆域土地。 2.指天子出行。 3.守臣,地方长官◇用为郡守﹑太守﹑刺史等的简称。 4.犹摄。暂时署理职务。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。 5.指任

 事﹑任职。 6.专指任郡守﹑太守﹑刺史等职。 7.职守。 8.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。
"辱"字解释:辱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是辰”下加脚(止)或加手(又,寸)的形象。①本义耕作。辰”是蜃”的本字,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。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”(遮??))。②引申

 义耻辱) 同引申义 

 辱,耻也。--《说文》

 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
 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衣食足而知荣辱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
 又如奇耻大辱;荣辱;羞辱;忍辱负重;蒙受屈膝之辱;辱害(耻辱和损害);辱残(受耻辱和残害)

 辱 

 使…受辱;侮辱 

 南辱于楚,寡人耻之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使于

 辱rǔ

 ⒈羞耻耻~。奇耻大~。

 ⒉使人丢脸~没。~命。侮~。屈~。不可~。

 ⒊谦词~承。~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