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品头评足

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。

品头评足

读音(发音): pǐn tóu píng zú

详细解释(意思):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黄小配《大马扁》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,那个好颜色,那个好太度,评头品足,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。”

示例: 你应该多干点实事,不要总~。

第三个字为"评"的成语

成语"品头评足"逐字解释

"品"字解释:品
"头"字解释:头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页,豆声。页,人头。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,首出现较早。本义首)

 同本义 

 頭,首也。--《说文》

 苞头者,神所居。--《春秋·元命》

 头容直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
 左头奉之。--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
 杀人者刎头。--《公羊传》注

 王购子头千金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
 将子头与剑来。

 系向牛头充炭直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举头望明月。--唐·李白《静夜思》

 低头思故乡。

 又如头直上(头顶上);光头(剃光的头;头上没有戴帽子);头大(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

 头(頭)tóu

 ⒈脑袋,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体的最前部分~颅。特指头发梳~。

 ⒉物体的顶端、前端或事情的起点、终点山~。车~。有~有尾。一年到~。

 ⒊第一,开初的~号。~班。~等舱。~半月。

 ⒋以前,在前面的~三年。~里走的是她。

 ⒌为首的(多用于贬义)~领。~儿。把~。盗窃~子。

 ⒍方面他们几个是一~的。

 ⒎接近事到临~。

 ⒏物品的残存部分粉笔~。布~儿。

 ⒐量词。指牲畜、像头的、不定数量等五~猪。四~蒜。百来~。

 ⒑词尾(读轻声)石~。拳~。苦~儿。有看~。在上~。放外~。看后~。

 ⒒

 ⒓

 ⒔

 ⒕

 ①脑筋,理智或思想不要昏~昏脑。

 ②要领,门路这件事还没有摸着~脑。

 ③首领她是这儿的~脑。

 头tou 1.名词后缀。接于名词性词根之后。 2.名词后缀。接于动词词根之后。 3.名词后缀。接于形容词词根之后。 4.方位词后缀。
"评"字解释:评 

 (形声。从言,平声。本义议论是非高下)

 同本义 

 评,议也。--《广雅》

 评,评量。--《广韵》

 嵘品古今诗为评,言其优劣。--《南史·钟嵘传》

 蔡伯喈评之曰。--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

 又如评决(评定);评泊(量度或评论);评品(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);评跋(评论,量度);评断(评议决断);讲评(讲述和评论);评质(评价;品评)

 评判 

 不可以富贵,不可以评刑。--《商君书·赏刑》

 又如评理(评判处理);评决(评判决定);评刑(批评刑法);评审(评判审核)

 评 

 评语;评论的话 

 评píng

 ⒈议论,分析阐明道理~议。~论。短~。

 ⒉判定,比高低优劣~判。~定。~选。~比。

 ⒊[评价]对人或事物估定价值和作用。

 ⒋[评介]评论介绍。

 ⒌[评阅]对试卷、作品等阅览及评定。

 ⒍[评剧]也叫"评戏"。戏曲的一种,流行于华北、东北等地。
"足"字解释:足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方口象膝,下面的止”即脚,合起来指整个脚。本义脚)

 (同本义。秦汉以前,足”和’趾”都表示脚”;脚”表示小腿。魏晋以后,三者都表示脚,但在书面语中,多用足”) 

 足,人之足也,在下,从止口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膝下至跖之总名也。从止,即趾字,从口,象膝形。

 震为足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足恭而口圣。--《大戴礼记》

 手足胼胝,面目黧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 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。--《韩非子》

 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
 折臂断足。--清

 足zú

 ⒈脚~迹。手舞~蹈。

 ⒉满,够量,充分满~。~够。充~。富~。

 ⒊补上补~。以昼~夜。

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~可完成。

 ⒌尽情地,尽量地他们~玩了半天。

 ⒍值得不~为奇。微不~道。

 ⒎够得上这本书~有八万字。

 ⒏

 足jù 1.(今读zú)补足;凑满。 2.拥,增益。参见"足本"。 3.过分。参见"足恭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