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知遇之恩

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。

知遇之恩

读音(发音): zhī yù zhī ēn

详细解释(意思):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。”

示例: 大帅的~,卑职终身难报。★刘章仪《枭雄吴佩孚》

成语"知遇之恩"逐字解释

"知"字解释:知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矢。段玉裁识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认识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脱口而出。本义知道)

 同本义 

 知,识也。--《玉篇》

 知汝远来应有意。--唐·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

 心徹为知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?此谋反耳。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
 不知何氏女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

 日知基所亡。

 汝亦知射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 不知几千里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知其不可而为之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又如知不到(不知道);知风(知道情况

 知zhī

 ⒈晓得,明了~晓。~道。~己~彼。

 ⒉使知道通~。告~。

 ⒊感觉,认识到~觉。

 ⒋见识,学识,学问~识。求~。真~。

 ⒌了解相~。〈引〉相亲新~。~己。~音。~心人。

 ⒍主持,主管~县、~事(旧时指县长)。

 ⒎〈古〉通"智"。聪明,智慧。

 ⒏

 ⒐

 知zhì 1.聪明;智慧。 2.姓。春秋时晋有知罃。
"遇"字解释:遇 

 (形声。从辵,禺声。本义相逢,不期而会)

 同本义 

 遇,逢也。--《说文》

 遇主于巷。--《易·暌》。崔注遇者,不期而会。”

 乃遇汝鸠汝方。--《书·序》

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。--《论语》

 夏,公及宋公遇于清;遇者何?不期也。--《公羊传》

 又如遇庭(和父母相见);遇人不淑(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);遇缺补正(指遇到员额出缺时,得补任为官)

 遭受 

 遇人之艰难矣。--《诗·卫风·中谷有蓷》

 又

 遇人之不淑矣。

 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。--《史记

 遇yù

 ⒈碰到,会见,相逢~到。~见。相~。

 ⒉对待,款待待~。礼~。殊~。

 ⒊遭到~险。~难。

 ⒋机会机~。佳~。

 遇yóng 1.曲遇,古地名。

 遇ǒu 1.相对。 2.偶然。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恩"字解释:恩 

 (形声。从心,因声。本义恩惠)

 同本义 

 恩,惠也。--《说文》

 恩者,仁也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
 如此,则上下之恩结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
 夫人有恩而背之,不祥莫大焉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又

 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

 又如忘恩;报恩;恩润(恩惠德泽);恩义(恩情与道义);恩分(恩惠情分);恩惠教化。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;恩田(佛家田。三福之一。指父母)

 情谊 

 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。--《三国演义》

 恩 

 恩爱,亲爱 

 恩 ēn

 ①恩惠。

 ②深厚的情义。

 ③姓。

 【恩赐】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。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(含贬义)。

 【恩典】

 ①恩惠。

 ②给予恩惠。

 【恩格斯】(1820-1895)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,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。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。1844年8月底,在巴黎会见马克思。1847年12月至1848年

 1月,与马克思合写《共产党宣言》。1864年,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(即第一国际),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。马克思逝世后,担

 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。1889年,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,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。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。著作收入《马克

 思恩格斯全集》。

 【恩惠】给予或受到的好处。

 【恩怨】恩惠和怨恨。

 【恩泽】比喻承受恩德,像草木得到雨露。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