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愧不敢当

感到惭愧,承当不起。

愧不敢当

读音(发音): kuì bù gǎn dā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感到惭愧,承当不起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郑燮《刘柳村册子》紫琼崖道人,慎郡王也,赠诗‘按拍遥传月殿曲,走盘乱泻蛟宫珠。’愧不敢当,然亦佳句。”

示例: 却做梦也想不到受了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夸奖,实在~!★周疲鹃《寄侨居海外的女儿》

第一个字为"愧"的成语

成语"愧不敢当"逐字解释

"愧"字解释:愧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心,鬼声。本义惭愧)

 同本义。同媿” 

 小则如愧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
 尚不愧于屋漏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
 不愧于人。--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
 虽颜惭未知心愧。--《魏书·列女传》

 纵上不杀我,我不愧于心乎?--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

 谌虽暴抗,然闻言则大愧流汗。--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
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下恐愧吾师矣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 兹游快且愧矣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兼愧贵家子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又如愧心(

 愧(媿)kuì羞惭,心里觉得对不起~对。羞~。惭~。问心无~。闻言则大~。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敢"字解释:敢 

 (会意。本义勇敢,有胆量) 同本义 

 敢,进取也。--《说文》

 敢,勇也。--《广雅》

 信理遂惔谓之敢。--《贾子道术》

 洁廉而果敢者也。--《大戴礼记·文王官人》。注不忧不惧也。”

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。--《荀子·性恶》

 刚毅勇敢不以伤人。--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
 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
 袭与凌统俱为前部,各将敢死百人。--《三国志·董袭传》

 于是平原君从之,得敢死之士三千人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又如敢毅(勇敢刚毅);敢士(勇士);敢直(果敢正直);敢勇(果敢英

 敢gǎn

 ⒈有勇气,有胆量勇~。~说真话。~于担重任。

 ⒉谦词。有冒昧的意思~请。~问。

 ⒊莫非,也许~是他来了?

 ⒋副词‖"岂有"的意思~不还债。
"当"字解释:当 

 (形声。从田,尚声。本义两块田相当、相等)

 对等;相当于 

 当,田相值也。--《说文》

 必当其位。--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》

 蔽贤者当之。--《孟子·离娄下》

 朱也当御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当之者戕焉。--《国语·晋语一》

 又如旗鼓相当;门当户对;当才(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);当匹(匹敌;对等);实力相当

 面对着 

 木兰当户织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又如当户(对着门户);当风(正对着风);当着矮人,别说短话(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,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,以避影射之嫌);当头对面(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