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雨露之恩

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。比喻恩泽、恩情。

雨露之恩

读音(发音): yǔ lù zhī ē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。比喻恩泽、恩情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马之恋,亲近为荣。”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天文》望切者,若云霓之望;思深者,如雨露之恩。”

示例: 圣德之君,泽及枯骨,何况我等人民,不沾~。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三回

成语"雨露之恩"逐字解释

"雨"字解释:雨 

 雨,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

 雨,濡物者也。--《管子·形势解》

 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--《荀子》

 又如雨过天晴(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);雨打梨花(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);雨打鸡(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);雨毛(细雨);雨泣(泪流如雨)

 比喻朋友 

 常时车马之客,旧,雨来;今,雨不来。--唐·杜甫《秋述》

 比喻教导之言,教泽 

 泽雨无偏,心田受润。--南朝梁·简文帝《上大法颂表》

 譬喻密集 

 譬喻离散 

 风

 雨yǔ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。它是水蒸气上升到天空,遇冷凝集成云,聚集成大水点而下落下~。〈喻〉密集降落而像雨点的枪林弹~。

 雨yù从天上落下~雹。~雪。
"露"字解释:露〈动〉 lou

 

 露lòu

 ⒈显现,用于一些口语~脸。~马脚。

 ⒉见luф。

 露lù

 ⒈显出,现出显~。暴~。~出。揭~。

 ⒉在屋外,没有遮盖~天。~宿。~井。~矿。

 ⒊用花、果、药物等制成的饮料菊花~。苹果~。枇杷~。枸杞~。

 ⒋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恩"字解释:恩 

 (形声。从心,因声。本义恩惠)

 同本义 

 恩,惠也。--《说文》

 恩者,仁也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
 如此,则上下之恩结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
 夫人有恩而背之,不祥莫大焉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又

 先生之恩,生死而骨肉也。

 又如忘恩;报恩;恩润(恩惠德泽);恩义(恩情与道义);恩分(恩惠情分);恩惠教化。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;恩田(佛家田。三福之一。指父母)

 情谊 

 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。--《三国演义》

 恩 

 恩爱,亲爱 

 恩 ēn

 ①恩惠。

 ②深厚的情义。

 ③姓。

 【恩赐】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。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(含贬义)。

 【恩典】

 ①恩惠。

 ②给予恩惠。

 【恩格斯】(1820-1895)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,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。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。1844年8月底,在巴黎会见马克思。1847年12月至1848年

 1月,与马克思合写《共产党宣言》。1864年,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(即第一国际),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。马克思逝世后,担

 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。1889年,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,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。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。著作收入《马克

 思恩格斯全集》。

 【恩惠】给予或受到的好处。

 【恩怨】恩惠和怨恨。

 【恩泽】比喻承受恩德,像草木得到雨露。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