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积金累玉

金玉堆积。形容财富很多。

积金累玉

读音(发音): jī jīn lèi yù

详细解释(意思):金玉堆积。形容财富很多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积金累玉"逐字解释

"积"字解释:积 

 (形声。从禾,责声。从禾”,表示与农作物有关。本义堆积谷物)

 同本义 

 积,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禾谷之聚曰积。

 令野修道委积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少曰委,多曰积。”

 掌邦之委积。--《周礼·遗人》。疏三十里言委,五十里言积。”

 故人主积其食,守其用。--《盐铁论·错币》

 又如积谷(存积米谷以备灾荒);积居(聚积;囤积);积仓(贮存谷物的粮仓)

 累积;堆叠 

 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(积土成为高山,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,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。兴,起,产生。焉,于是,

 积(積)jī

 ⒈堆积谷物农收~场。〈引〉堆积,聚集~肥。~少致巨。日~月累。~土而为山,~水而为海。

 ⒉长时期造成的~习。~弊。~不相能(能亲善)。~重难返(返回头)。

 ⒊停滞~食。

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~。

 ⒌

 ①正面的,进步的~极因素。~极分子。

 ②进取的,努力的~极争取。~极工作。
"金"字解释:金〈名〉

 (会意。金文字形。从人(表示覆盖),从土,从二。从土”,表示藏在地下;从二”,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。本义金属)

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

 金,五色金也。黄为之长。久埋不生衣,百錬不轻,从革不违,西方之行,生于土,从土左右。注象金在土中形。--《说文》

 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
 系于金柅。--《易·妒》

 惟金三品。--《书·禹贡》。注铜三色也。”

 项掣金锁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又如五金(指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,泛指金属);白金(铂的通称;古代指银子);金背(镜子);金钥(门销或金属门

 金jīn

 ⒈金属元素之一。符号au。通称"金子",黄赤色,质软,延伸性强,它是一种贵重金属。可做硬币、日常生活用品、装饰品等。

 ⒉金属的通称五~∠~。

 ⒊钱现~。奖~。基~。

 ⒋〈喻〉尊重,尊贵~言。

 ⒌〈喻〉坚固~石之交。固若~汤。

 ⒍打击乐器~鼓齐鸣。

 金jìn 1.一说通"唫"。参见"金舌弊口"。
"累"字解释:累 

 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畾(雷)声。本义绳索)

 同本义。也作缧” 

 累,一曰大索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两释累囚。--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

 以剑斫绝累。--《汉书·李广传》

 又如累绁(绑罪犯的绳索。引申为囚禁,牢狱);系累(系结绳索);累囚(被拘囚的人)

 指交配期的牡牛 

 累 

 重叠;接连成串 

 层台累榭,临高山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
 又如累棋(堆叠棋子);累叠(堆叠);累纸(接连许多张纸)

 拘系;捆绑 

 系累其弟子。--

 累lèi

 ⒈疲劳劳~。

 ⒉使疲劳莫~着她。

 累(纍)léi

 ⒈连缀或捆。

 ①连续成串硕果~ ~。

 ②狼狈不堪的样子~ ~若丧家之犬。

 ⒉绳索。〈引〉捆绑。

 ⒊缠绕。

 累(纍)lěi

 ⒈重叠,堆积~土为山。日积月~。

 ⒉屡次,众多~战皆捷。罪行~ ~。

 ⒊牵连~及。连~。

 ⒋

 ⒌

 累luǒ 1.裸露。
"玉"字解释:玉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一根绳子,串着一些玉石。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)

 同本义 

 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,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…--《说文》

 君无故玉不去身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玉谓佩也。”

 五玉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执之曰瑞,陈列曰玉。”

 王齐则共食玉。--《周礼·王府》

 惟辟玉食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》

 又如玉情儿(玉石的质量、成色);玉墀(白玉台阶);玉阙(宝座;皇宫);玉虚(道教指玉帝的居处);玉树(指槐树);玉砚(玉石制的砚台);玉雕(玉石雕成

 玉yù

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微透明,可雕琢成簪、环等装饰品。〈喻〉洁白、美丽~颜。~龙。~人。

 ⒉敬词~体。~照(人像照片)。

 ⒊

 、穗可作饲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