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凤愁鸾怨

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。

凤愁鸾怨

读音(发音): fèng chóu luán yuà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王玉峰《梦香记·饯别》无奈分离一旦,你功名傥万全,也思恩爱有三年。苦只为鹗荐鹏骞,博得凤愁鸾怨。”

示例:

成语"凤愁鸾怨"逐字解释

"凤"字解释:凤 

 (形声。从鸟,凡声。本义凤凰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常用来象征祥瑞。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)

 同本义 

 凤,神鸟也。朋,古文凤。--《说文》

 凤皇来仪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凤皇于飞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。传凤皇,灵鸟仁瑞也。雄曰凤,雌曰皇。”

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。--宋玉《对楚王问》

 又如凤求凰;凤子(绣有凤凰的轿子);凤舸(雕有凤凰的大游船);凤毛(凤凰的羽毛。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,有先人遗风)

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

 潘陆张左,擅侈丽之才,饰羽仪于凤穴。--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

 凤(鴓) fèng

 ⒈

 【凤凰】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通常单称为"凤"。又说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("凰"〈古〉写作"皇")。

 ⒉

 【凤毛麟角】凤凰的毛,麒麟的角。〈喻〉稀罕、珍贵的事物,也指难得的人才。
"愁"字解释:愁 

 (形声。从心,秋声。字亦作愀”。本义忧虑,发愁)

 同本义 

 愁,忧也。--《说文》

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
 见善愀然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哀而不愁,乐而不荒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
 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--李白《菩萨蛮》

 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胡。--辛弃疾《菩萨蛮》

 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--李白《秋浦歌》

 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!--高适《别董大》

 又如不愁吃,不愁穿;愁坐(含忧默坐);愁思(忧愁的心绪);愁绝(忧愁到极点);愁怀勃勃(心中有万端愁绪;非常忧戚

 愁 chóu

 ①忧虑发~、这事真~死人了。

 【愁肠百结】形容极度忧愁。

 【愁眉锁眼】形容十分忧愁、苦恼的样子。

 【愁绪】忧愁的情绪不觉一股、涌上心头。

 【愁云惨淡】见【愁云惨雾】。

 【愁云惨雾】形容令人忧愁的凄惨景象。又作愁云惨淡、云愁雾惨。

 愁chóu

 ⒈忧虑忧~。发~。莫~。无忧无~。

 ⒉形容景象惨淡、凄惨~雾。~云。

 愁qiǎo 1.容色改变貌。

 愁jiū 1.敛束。 2.聚敛。
"鸾"字解释:鸾 

 (形声。从鸟,羉声。本义鸟名。凤凰的一种。雄性的长生鸟)

 同本义 

 鸾,赤神灵之精也。--《说文》

 又

 赤色,五采,鸡形,鸣中五音。

 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。--《周书·王会》。注大于凤。”

 鸾鸟,凤皇属也。--《广雅》

 离为鸾。--《春秋元命苞》

 女床之山,有鸟名曰鸾鸟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
 鸣女床之鸾鸟,舞丹穴之凤凰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
 又如鸾俦(佳侣。鸾凤凰一类的神鸟);鸾帚(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);鸾皇(鸾和皇,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。皇,通凰);鸾鸟(神鸟

 鸾(?
 鸾guàn 1.地名用字。参见"鸾鸟"。
"怨"字解释:怨 

 (形声。从心,夗声。本义怨恨;仇恨)

 同本义 

 怨,恚也。--《说文》

 曰怨乎。--《论语》。皇疏恨也。”

 施行得理,谓之德。反德为怨。--《贾子道术》

 不怨人取之。--《淮南子·说山》

 天子甚怨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人怨恶其君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
 怨颇兴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
 怨愤所积。--孙文《序》

 又如怨怅(怨畅。怨恨);怨谤(怨恨诽谤);怨恶(怨恨憎恶);怨艾(悔恨自己的错误);怨詈(怨恨并咒骂);恩怨(恩惠和仇恨);宿怨(旧有的怨恨);怨痛(怨恨哀痛)

 责怪;

 怨yuàn

 ⒈不满,责备~言。莫~他。劳而不~。~天者无识。

 ⒉仇恨~恨。恩~分明。

 ⒊

 怨yùn 1.蕴藏,蓄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