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秋收冬藏

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,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。比喻一年的农事。

秋收冬藏

读音(发音): qiū shōu dōng cá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,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。比喻一年的农事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第三个字为"冬"的成语

成语"秋收冬藏"逐字解释

"秋"字解释:秋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,虫以鸣秋,借以表达秋天”的概念。另一写法,是蟋蟀形下加火”字,表示秋天禾谷熟,似火灼。籀文又添加禾”旁。本义收成,成熟的庄稼)

 同本义 

 秋,禾谷熟也。--《说文》

 秋为白藏。又,秋为收成。--《尔雅》

 秋者,少阴之选也。--《春秋繁露·官制象无篇》

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,熟为秋,故麦以孟夏为秋。--《月令章句》

 处处田畴尽有秋。--宋·范成大《颜桥道中》

 收过了秋,天气一凉,病就重起来。--赵树理《福贵》

 又如麦秋(收割麦子的时候);秋麦(成熟的禾稼);秋禾(秋熟

 秋(秌)qiū

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~季。~天。

 ⒉年千~伟业。

 ⒊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多事之~。

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~时节。金~。

 ⒌

 ①指~收、~耕、~播。

 ②三年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"收"字解释:收 

 (形声。从攴,收声)

 同本义 

 收,捕也。--《说文》

 女反收之。--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。传拘收也。”

 单于壮其节,朝夕遣人候问武,而收系张胜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一时收禽,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又如收领(捉拿);收系(逮捕下狱);收付(拘捕罪犯,交付办案);收考(拘捕考问);收夷(捕杀);收劾(拘捕弹劾);收案(拘捕案问);收掩(收捕);收执(捉拿);收禁(拘押监禁);收领

 (拘禁)

 收拾;收取 

 收,取也。--《广雅》

 收以奔褒。--《国语·郑语》。注取也。”

 勤

 收(収)shōu

 ⒈接到,接受,接纳~到。~留。~入。~款。~容。接~。招~。征~。不~礼。

 ⒉聚集,合拢~集。~拢。~罗。~网。创伤~口了。

 ⒊割取成熟的农作物~割。麦~。秋~冬藏。〈喻〉成果~获。~成。

 ⒋藏,放置妥当~藏。把东西~好。

 ⒌招回,取回~回。~取。~兵。~复。

 ⒍结束,停止~工。~尾。~场。

 ⒎约束,减弱或消失~心。~敛笑容。

 ⒏逮捕,拘押~捕。~监。

 ⒐

 ⒑

 ①整理,整顿。

 ②整治,惩罚。

 ③消灭,杀死。

 ⒒

 ①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。

 ②紧缩。

 ⒓

 ①吸收任用(人员)。

 ②边收听边记录或录音。

 ③汇编集子所采用的诗文等。
"冬"字解释:冬 

 (会意。表示时序终了,已进入寒冷季节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

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,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,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

 冬,四时尽也。--《说文》

 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 无冬无夏。--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
 冬者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--《后汉书·张纯传》

 又如冬暖夏凉;冬酿(冬季酿酒);冬温(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);冬计(寒冬的生计)

 冬月,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

 适冬(阴历十一月)之望日(十五日)前后,窗外疏梅筛月影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 最后,

 冬 dōng.

 ①四季中的第四季,气候最冷严~。

 ②象声词。敲鼓或敲门声。

 ③姓。

 【冬不拉】哈萨克族民族弹拨乐器。琴腹为半梨形,琴杆细而长。指板上装有9至12个品位。张弦2根或4根,4度或5度定弦,音高不固定。音色清秀、优美,音量不太大。

 【冬草】见【冬虫夏草】。

 【冬虫夏草】参见【虫草】。

 【冬宫】世界著名宫殿。在列宁格勒。始建于18世纪,原为俄国沙皇的宫殿,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。十月革命中遭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击,并被工人、

 士兵占领。现辟为博物馆。

 【冬菇】见【香菇】。

 【冬瓜】葫芦科,一年生草本。茎上有卷须,叶大,开黄花,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,表面有毛和白色粉状物。是普通蔬菜。种子和皮可入药。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。又叫白瓜。

 【冬烘】迂腐浅薄~先生。

 【冬候鸟】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,春季飞到较冷的地区繁殖,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。如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。

 【冬季风】因海陆差异,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,产生高气压,海洋上是低气压,故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,形成冬季风。在我国冬季经常出现从亚洲内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。

 【冬季牧场】可供牲畜冬季放养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。如我国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。在北坡1700-2700米的地带有云杉林。森林带以下的草场为冬季牧场。

 【冬眠】动物处于休眠状态以渡过冬季不良环境。表现为不活动、体温下降、昏睡。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现象。又称冬蛰。

 【冬蛰】见【冬眠】。
"藏"字解释:藏 

 (形声,臧声。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)

 储积,收藏 

 农夫春耕夏耘,秋敛冬藏。--《墨子·三辩》

 子不闻藏书者乎?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又如矿藏;收藏(收集保藏)

 隐匿 

 藏,匿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
 慢藏海盗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
 即藏其尸,持童抵主人所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,鱼鳖之藏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又如藏掩(遮盖,隐瞒);藏拙(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);藏娇(把娇娃藏起来。指娶妾别居);藏名(隐匿名声)

 怀有 

 藏 cāng

 ①~隐蔽埋~。

 ②收存;储藏~书。又见zàng。

 【藏垢纳污】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。又作藏污纳垢。

 【藏奸】~心怀恶意。

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~耍滑。

 【藏龙卧虎】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
 【藏匿】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。

 【藏头露尾】形容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。

 【藏污纳垢】见【藏垢纳污】。

 【藏掖】

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~躲闪。

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~。

 【藏拙】怕出丑,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。常用为自谦之辞。

 藏zàng

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~。宝~。

 ⒉道教、佛教经典的统称道~。大~经。

 ⒊

 ①佛教经典"经、律、论"三部分。

 ②唐玄奘号"三藏法师"。

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 ⒌

 藏cáng 1.隐藏;潜匿。 2.收藏;储藏。 3.怀,藏在心中。 4.深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。

 藏zāng 1.草名。 2.通"臧"。善。 3.通"赃"。窝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