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偏听偏言

偏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,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,方法不妥当。

偏听偏言

读音(发音): piān tīng piān y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偏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,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,方法不妥当。

出处(典故):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明暗》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
示例:

第一个字为"偏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偏"的成语

成语"偏听偏言"逐字解释

"偏"字解释:偏〈形〉

 (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不正,倾斜)

 同本义 

 偏,颇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无偏无颇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势有偏侧。--南朝宋·谢灵运《山居赋》

 又如偏岸(斜岸);偏偏倒倒(东倒西歪。形容站不稳);偏侧(犹倾侧;偏斜);偏倒(倾斜)

 边远 

 心远地自偏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
 又如偏邦(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);偏伯(边远地方的长官);偏海(边远的滨海地区);偏泽(边远之地);偏州(僻远之州);偏陬(僻远之地)

 片面,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

 又如偏为(偏向;偏袒);偏

 偏piān

 ⒈歪,跟"正"相对坐~了。

 ⒉不全面,不正确,不公正~于。~向。~袒。~爱。

 ⒊最,特别此处的河水~浅。

 ⒋片面,部分~听~信。

 ⒌边远而冷静~僻。

 ⒍〈表〉出乎意料不让他去,他~去。~ ~不凑巧。

 ⒎

 偏biàn 1.普遍;全面。
"听"字解释:听 

 (形声。本字从耳德,壬声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今简化为听”。听”本义笑貌”。从口,斤声。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)

 同本义 

 听,聆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--《书·泰誓中》

 无稽之言勿听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
 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
 行人驻足听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听妇前致词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夜阑卧听风吹雨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听于庭。

 听取蛙声一片。--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

 又如听知(听到);听受(聆听,用耳感受声音

 听(聽)tīng

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~录音。兼~则明。偏~则暗。

 ⒉顺从,接受~话。~从。~指挥。言~计从。

 ⒊随,任凭~便。~凭。~之任之。

 ⒋治理,处理兼~万事(兼同时)。~政(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)。

 ⒌判决断狱~讼(狱、讼官司,诉讼)。

 ⒍等候~回音。~候分派。

 ⒎马口铁筒(英语tin的译音)。也用作量词两~汽油。三~饼干。

 听yǐn 1.笑貌。 2.见"听听"。
"偏"字解释:偏〈形〉

 (形声。从人,扁声。本义不正,倾斜)

 同本义 

 偏,颇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无偏无颇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势有偏侧。--南朝宋·谢灵运《山居赋》

 又如偏岸(斜岸);偏偏倒倒(东倒西歪。形容站不稳);偏侧(犹倾侧;偏斜);偏倒(倾斜)

 边远 

 心远地自偏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
 又如偏邦(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);偏伯(边远地方的长官);偏海(边远的滨海地区);偏泽(边远之地);偏州(僻远之州);偏陬(僻远之地)

 片面,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

 又如偏为(偏向;偏袒);偏

 偏piān

 ⒈歪,跟"正"相对坐~了。

 ⒉不全面,不正确,不公正~于。~向。~袒。~爱。

 ⒊最,特别此处的河水~浅。

 ⒋片面,部分~听~信。

 ⒌边远而冷静~僻。

 ⒍〈表〉出乎意料不让他去,他~去。~ ~不凑巧。

 ⒎

 偏biàn 1.普遍;全面。
"言"字解释:言 

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说,说话)

 同本义 

 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--《说文》

 志以发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
 志以定言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
 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言,心声也。--《法言·问神》

 言,口之利也。--《墨子经》

 言者所以在意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趋机而言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言讫不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

 言yán

 ⒈话语~。诺~。有~在先。~而有信。

 ⒉讲,说~语。~行一致。身教重于~教。

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,也指一句话五~绝句。七~乐府。一~为定。

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(无义)驾~出游(驾驾车)。

 言yàn 1.诉讼。 2.通"唁"。慰问。

 言yín 1.参见"言言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