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顿口无言

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

顿口无言

读音(发音): dùn kǒu wú y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。”

示例: 他的一席话,使在场的人个个~。

成语"顿口无言"逐字解释

"顿"字解释:顿 

 (形声。从页,屯声。从页”,表示与头有关。本义叩头,磕头)

 同本义 

 顿,下首也。--《说文》

 二曰顿首。--《周礼·大祝》。注拜头叩地也。”

 又如顿颡(屈膝下拜,以额叩地,多在请罪投降时用);顿筑(以头或物撞地);顿头(磕头);顿膝(下跪)

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

 顿足失色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牵衣顿足拦道哭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又如顿脚;顿足(以足跺地。形容着急、悲痛的样子)

 倒下,跌倒 

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
 又如顿仆(僵仆);顿落(低落);顿碌(折腾);顿毙(倒毙)

 顿 dùn

 ①稍停停~。

 ②忽然;立刻~悟。

 ③用头或手叩地~首。

 ④处理;安置安~。

 ⑤量词。用于吃饭、劝说等行为的次数三~饭。

 ⑥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(zhuó)纸而暂不移动。

 ⑦姓。

 【顿挫】停顿转折。多形容声音和谐悦耳,节奏感强。

 【顿号】标点符号的一种,即'、',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。

 【顿开茅塞】见【茅塞顿开】。

 【顿然】忽然;一下子。

 【顿首】叩头;磕头。旧时多用于书信的起头或末尾。

 【顿音】缩短音符时值,使音与音不相连贯的一种奏(唱)法。听起来富于弹跳性。又称断音。

 顿dú 1.见"冒顿"。
"口"字解释:口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口腔器官,嘴)

 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

 口,人所以言食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口之为言达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
 口者心之门户。--《鬼谷子·捭阖》

 勺饮不入口七日。--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

 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--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又如口腹(指饮食);口分(口福);口滑(指吃东西失去控制;说话不谨慎);口辅(面颊。辅颊);口眼弗闭(放心不下;死不瞑目);口里摆菜碟儿(比喻嘴

 口kǒu

 ⒈嘴,人与动物进食的器官,也是某些动物或高等动物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张~。~燥唇干。

 ⒉说话~音。~若悬河。

 ⒊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杯~。花瓶~。坛子~。

 ⒋出入通过的地方道~。门~儿。街~儿。关~。长江~。

 ⒌特指我国长城的某些关口~北。喜峰~。

 ⒍破裂的地方裂~。伤~儿。上衣破了个~子。

 ⒎锋刃刀~。

 ⒏骡、马等的年龄(因可由牙齿的多少及磨损程度看出来)这匹马是五岁~。

 ⒐中医诊脉,将离手掌后一寸的手腕经脉处叫"寸口",简称"寸"或"口"。

 ⒑量词

 ①指人一家三~。

 ②指牲畜几个牲~。两~猪。

 ③指器物两~井。四~刀。

 ⒒

 ⒓

 ⒔

 ①从语气间表露出来的感情意思嘲讽的~吻。

 ②某些动物(如鱼、狗等)突出的嘴、鼻部分。

 ⒕

 ①说话的气势好大的~气。

 ②指言外之意,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听她的~气。

 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教训人的~气。

 ⒖

 ①劝说、交涉或挑拨等的言词颇费~舌。

 ② 争吵或因谈话引起的纠纷。

 ⒗

 ①[~角]嘴边。

 ②[~角]吵嘴。

 ⒘
"无"字解释:无 

 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乐舞)

 同本义 

 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

 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--《老子》

 无 

 没有,跟有”相对 

 无,不有也。--《玉篇》

 无若丹朱傲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无偏无党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无内人之疏,而外人之亲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
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无不伸颈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无不变色。

 无不毕肖。

 无(無)wú

 ⒈没有,跟"有"相对~粮~钱。~穷~尽。

 ⒉不~仿说出。

 ⒊不分,不论,不外~分。~论,地~四方。民~异国。事~大小。~非如此。

 ⒋通"毋"。不,不要~往。

 ⒌

 无mó 1.见"南无"。
"言"字解释:言 

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说,说话)

 同本义 

 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--《说文》

 志以发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
 志以定言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
 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言,心声也。--《法言·问神》

 言,口之利也。--《墨子经》

 言者所以在意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趋机而言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言讫不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

 言yán

 ⒈话语~。诺~。有~在先。~而有信。

 ⒉讲,说~语。~行一致。身教重于~教。

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,也指一句话五~绝句。七~乐府。一~为定。

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(无义)驾~出游(驾驾车)。

 言yàn 1.诉讼。 2.通"唁"。慰问。

 言yín 1.参见"言言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