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莺啼燕语

莺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。

莺啼燕语

读音(发音): yīng tí yàn yǔ

详细解释(意思):莺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皇甫冉《春思》诗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?”

示例:

成语"莺啼燕语"逐字解释

"莺"字解释:莺 

 (形声。从鸟,荣省声。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) 同本义 

 春莺,《考声》‘莺,鸟毛有斑纹貌也。--唐·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

 有莺其羽。--《诗·小雅》

 又如莺背色(浅黄带绿的颜色);莺粉(黄色的粉)

 莺 

 黄莺 

 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千里莺啼绿映红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
 又如莺花队(指妓女行列);莺花寨(莺花市),莺花阵(指妓院);莺语(莺的鸣叫声);莺歌(莺鸣蜿转如歌);莺谷(黄莺栖止的山谷。比喻人

 莺(鷏、鷪)yīng

 ⒈鸟名。种类很多。常见的有树~、柳~、鹪~等。身体多比麻雀小,羽毛绿褐色或灰褐色,嘴尖短,鸣声清脆。主食昆虫,是益鸟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

 ⒉
"啼"字解释:啼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口,帝声。本义放声痛心地哭)

 同本义 

 嗁,号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号,痛声也。”

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,婴儿啼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妇啼一何苦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忽啼求之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 儿醒大啼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含乳啼。

 儿惧,啼告母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啼呼(哭叫,叫唤);啼饥(因饥饿而号哭);啼天哭地(非常悲惨);啼咽(悲哽)

 叫鸣 

 自在娇莺恰恰啼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
 千里莺啼绿映红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
 渌水

 啼(嗁)tí

 ⒈哭,放声哭~哭。不要哭哭~ ~。

 ⒉某些鸟兽鸣、叫雄鸡~。虎豹~。
"燕"字解释:燕 

 古国名 

 周代诸侯国名。本作匽、郾。姬姓;周召公之后,世称北燕,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,建都蓟(今北京)。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◇灭于秦

 燕赵韩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欲亡赵走燕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燕畏赵。

 燕赵之君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
 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。(互文,收藏、经营、精英均指金玉珍宝。)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(燕,古代燕国,这里指北京地区。)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周代诸侯国名。姞姓;开国君主伯倏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

 燕yān周代诸侯国名,战国时七雄之一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一带。

 燕(鷰) yàn

 ⒈燕子,翼尖而长,尾巴叉状像张开的剪刀。常见的有家~,它是候鸟,多在屋内或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。捕食昆虫,是益鸟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

 ⒉〈古〉通"宴"。酒宴,安闲~饮。~居。
"语"字解释:语 

 (形声。从言,吾声。本义谈论;议论;辩论)

 同本义 

 语,论也。--《说文》

 于时语语。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。传论难曰语。”

 旦日,卒中往往语。--《史记》

 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
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
 又如语怪(谈论怪物);语冰(谈论冰);语议(言谈议论)

 交谈,说话 

 语,言也。--《广雅》

 语使能也。--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。注语,言也。”

 又

 既歌而语。

 可与晤语。--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池》

 笑

 语yǔ

 ⒈说,谈寡言少~。自言自~。

 ⒉话,言论~言『~。外~。成~。

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~。旗~。

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~。古~。~曰。

 ⒌虫、鸟的鸣声蝉~。鸟~。

 语yù告诉莫~人。

 语yù 1.告诉。 2.通"悟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