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柳啼花怨

形容景象凄凉,心境凄恻。

柳啼花怨

读音(发音): liǔ tí huā yuà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形容景象凄凉,心境凄恻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卢祖皋《夜行船·暖入新梢风又起》词却说当时,柳啼花怨,魂梦为君迢递。

示例:

成语"柳啼花怨"逐字解释

"柳"字解释:柳 

 (形声。从木,乯声。本义木名。枝条柔韧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垂柳、旱柳、杞柳等)

 同本义 

 梡,小杨也。--《说文》

 折柳樊圃。--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

 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--《古诗十九首》

 又如柳花(柳树的花);柳黄(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);柳陌花街(寻花买笑的场所);柳绿(柳叶的青绿色);柳眼(初发的柳芽);柳下(柳树之下;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);柳火(榆柳

 之火);柳

 柳liǔ

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,枝条细长柔韧,叶狭长,花雌雄异株。种子有白色绒毛,成熟后随风飞散,叫"柳絮"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垂~、旱~(河~)、杞~等。

 ⒉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"啼"字解释:啼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口,帝声。本义放声痛心地哭)

 同本义 

 嗁,号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号,痛声也。”

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,婴儿啼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妇啼一何苦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忽啼求之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 儿醒大啼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含乳啼。

 儿惧,啼告母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啼呼(哭叫,叫唤);啼饥(因饥饿而号哭);啼天哭地(非常悲惨);啼咽(悲哽)

 叫鸣 

 自在娇莺恰恰啼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
 千里莺啼绿映红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
 渌水

 啼(嗁)tí

 ⒈哭,放声哭~哭。不要哭哭~ ~。

 ⒉某些鸟兽鸣、叫雄鸡~。虎豹~。
"花"字解释:花 
 
 同本义 
 
 草木花的总称
 
 百卉含蘤。--《汉书·张衡传》。注蘤,古花字也。经传皆以华为之。”
 
 菊垂今秋花,石戴古车辙。--杜甫《北征》
 
 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。--白居易《买花》
 
 如花洞(茂密的花丛。或指花丛深处);花石纲(运送花石的船队);花朝日(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称为花朝);花魂(花的精神、魂魄);花相(芍药的别名。古时品花,群芳中,牡丹品为第一,芍药为第二,故世称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);花酒(用花酿成的酒);花气(花朵的香气);花经(品论花卉的书);花历(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);花口(初开的花)
 
 花huā
 
 ⒈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鲜~儿。通常由花托、花萼、花冠、雄蕊、雌蕊等组成,也有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。有各种形状和颜色,有的有香气,一般花谢后结成果实。
 
 〈引〉供观赏的植物栽~。
 
 ⒉像花那样的火~。浪~儿。钢~儿。雪~飘。葱~。蛋~汤。
 
 ⒊有斑纹的,杂色的~狗。买~布。
 
 ⒋凝不清头昏眼~。
 
 ⒌虚伪的,迷惑人的别耍~招。~言巧语。
 
 ⒍作战时受的伤挂~。
 
 ⒎指棉花弹~。轧~。
 
 ⒏混杂的,不单纯的粗粮和细粮~搭着吃。
 
 ⒐(也作"化")用掉,耗费~时间。莫乱~钱。
 
 ⒑
 
 ⒒
 
 ⒓
 
 ⒔
"怨"字解释:怨 

 (形声。从心,夗声。本义怨恨;仇恨)

 同本义 

 怨,恚也。--《说文》

 曰怨乎。--《论语》。皇疏恨也。”

 施行得理,谓之德。反德为怨。--《贾子道术》

 不怨人取之。--《淮南子·说山》

 天子甚怨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人怨恶其君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
 怨颇兴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
 怨愤所积。--孙文《序》

 又如怨怅(怨畅。怨恨);怨谤(怨恨诽谤);怨恶(怨恨憎恶);怨艾(悔恨自己的错误);怨詈(怨恨并咒骂);恩怨(恩惠和仇恨);宿怨(旧有的怨恨);怨痛(怨恨哀痛)

 责怪;

 怨yuàn

 ⒈不满,责备~言。莫~他。劳而不~。~天者无识。

 ⒉仇恨~恨。恩~分明。

 ⒊

 怨yùn 1.蕴藏,蓄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