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志广才疏

犹志大才疏。

志广才疏

读音(发音): zhì guǎng cái shū

详细解释(意思):犹志大才疏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李纲《奏陈利害札子》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,力小任重,不能谘诹良策,而专于自用。”

示例:

成语"志广才疏"逐字解释

"志"字解释:志 

 (形声。从心,士声。战国文字,从心之,之亦声。意为心愿所往。本义志气,意愿心之所向,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)

 同本义 

 志,意也。--《说文》

 志,德义之府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夫志,气之帅也。--《孟子》

 在心为志。--《毛诗序》

 思虑为志。--《春秋·说题辞》

 志者,臧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
 志者,欲之使也。--《鬼谷子·阴府》

 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
 父在观其志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
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!--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 又曰士志

 志zhì

 ⒈心意,意向,决心诗言~。意~。立~。~在四方。有~者事竟成。

 ⒉记,记住博闻强~。永~不忘。〈引〉表示不忘乔迁~喜。沉痛~哀。

 ⒊记述,又指记事物的书或文章杂~。碑~。墓~。《三国~》。地方~。

 ⒋记号,标记标~。栽树为~。

 ⒌〈方〉称轻重,量长短用秤~一~。拿尺~一~。

 ⒍

 ⒎

 ①自愿。

 ②志向,意愿。
"广"字解释:广 

 (形声。从广,黄声。从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按广”和弙”本不同义是两个字。广”,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,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。现在广”是

 弙”的简化字。本义宽大的房屋)

 四周无壁的大屋 

 广,殿之大屋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…覆乎上者曰屋,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,其所通者宏远矣,是曰广。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。秦谓之殿,所谓堂皇也,覆

 以大屋曰广。”

 天子之堂广九雉。--《尚书大传》。注荣间相去也。”

 居天下之广居。--《孟子》

 是求马于唐肆也。--《庄子

 广ān

 ⒈小寺庙。多称尼姑居住处~堂。

 ⒉圆形的草屋。"厂"多见于人名。

 广(弙)guǎng

 ⒈宽度长四十米,~二十米。

 ⒉宽,阔,大,跟"狭"相对宽~。~阔。~大。平原~野。

 ⒊多大庭~众。学识~博。

 ⒋扩大,扩充电视~播。推~良种稻谷。

 ⒌

 ⒍

 ⒎

 ⒏见ān㈠。

 广yǎn 1.依山崖建造的房屋。

 广guàng 1.兵车。亦指三十乘兵车。 2.军队的左右翼,亦各称广。 3.横。 4.直径。 5.量宽度。

 广kuàng 1.通"旷"。开朗,旷达。 2.通"旷"。辽阔,宽大。参见"广野"。 3.通"旷"。空;空闲。参见"广闲"。 4.通"旷"。荒废。 5.通"旷"。怨旷。 6.通"旷"。旷远

 。参见"广肆"。 7.通"圹"。墓穴。

 广guāng 1.同"?"。 2.通"光"。光明;明亮。
"才"字解释: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一横表示土地,下面象草木的茎(嫩芽)刚刚出土,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。本义草木初生)

 同本义 

 才,草木之初也。--《说文》

 有才能;有本领 

 试使斗而才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才郎(有才学的郎君);才哲(才智卓越的人);才雄(杰出的人才);才英(指才华杰出的文人);才杰(杰出的人才)

 才 

 才力;才能 

 任人之才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

 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才伐(才力门望);

 才 cái

 ①才能怀~不遇。

 ②有才能的人奇~。

 ③表示以前不久他昨天~走。

 ④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(前面常用'只有、必须'或含有此类意思)只有你作这事,我~放心。

 ⑤表示本来并不如此的新情况直到天亮,我~知道迷路了。

 ⑥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你怎么~来

 ⑦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,次数少,能力差等他刚来北京的时候~三岁。

 ⑧表示强调所说的事(句尾常用'呢'字)他唱得~好呢!

 ⑨姓。

 【才华】表现出来的才能(多指文艺方面)~出众。

 【才略】政治或军事上的才干和智谋~过人。

 【才气过人】才华超过一般人。

 【才识】才能和见识。

 【才疏学浅】见识少,学问不深(多用做自谦语)。

 【才思】指文艺创作的能力~敏捷。

 【才智】才能和智慧。

 【才子】具有很高才干的人。

 才zāi 1.语气词。
"疏"字解释:疏 

 (会意。疋”有通的意思。本义疏导,开通)

 同本义 

 疏,通也。--《说文》。疋者,破包足动也。孕则塞,生则通。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,俗字作痚,故汉疏广之后,隐其半为束氏。

 疏为川谷,以导其气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通也。”

 禹疏九河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
 疏为川渎、沟洫、陂池。--《柳宗元《天说》

 水之利害,自古而然。禹疏沟洫,随山浚川。--《史记·河渠书赞》

 又如疏决(疏浚;开通);疏漏(漏水);疏源(疏通水源);疏瀹(疏浚,疏通);疏辟(疏通开浚);疏涤(疏浚清理;疏通清除);疏治(疏通治理);疏凿(打通阻塞

 疏shū

 ⒈去掉阻塞,使畅通~通。~导。~河道。

 ⒉分,分散~队。~散。

 ⒊稀,不密稀~。~星。~落。

 ⒋不亲密~远。

 ⒌粗~食。

 ⒍粗心,不周密~忽。~漏。

 ⒎不熟悉生~。

 ⒏空虚,不实空~。才~学浅。

 ⒐注释古文并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引申或说明~证。注~。

 ⒑分条陈述。旧时又指给皇帝的奏议奏~。

 疏shù 1.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。 2.奏章。 3.指上奏章。 4.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。 5.引申为阐释。 6.指书信。 7.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。 8.旧时募

 化用的簿册。 9.指捐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