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求人不如求己

仰求别人,不如自己努力。

求人不如求己

读音(发音):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

详细解释(意思):仰求别人,不如自己努力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论语·卫灵公》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《文子·上德》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之己。”

示例:

求人不如求己成语接龙

第五个字为"求"的成语

第六个字为"己"的成语

成语"求人不如求己"逐字解释

"求"字解释:求 

 (《说文》以求”为裘”之古文。省衣,象形。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”。本是裘衣”的裘”。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,所以甲骨文在衣”字外加毛。表示裘衣。本义皮

 衣)

 裘”的古字。皮衣 

 乐正求。--《汉书》

 姓

 求 〈动〉

 请求;干请;乞助 

 求,乞也。--《增韵》

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
 求救于齐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有求于我也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求其能千里也。

 求救于孙将军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求浼(请求;央求);求神福(祈求神灵保佑;祝福);求张良,拜

 求qiú

 ⒈寻找,想办法得到~解。~学。寻~。精益~精。上下~索。

 ⒉恳请,乞助~人。~救。请~。乞~。

 ⒊需要需~。要~。供~相应。
"人"字解释:人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侧面站立的人形。人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)

 同本义 

 人,天地之性最贵者也。此籀文象臂胫之形。--《说文》

 故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,而生者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
 有七尺之骸、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食者,谓之人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
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又如人王(人中之王);人满(人多);人寰(人世);人欲(人的嗜欲);人

 人rén

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~类。

 ⒉指每一个人~手一册。~自为战。

 ⒊指别人,他人助~为乐。专门利~。

 ⒋指人的品质、表现那个~挺好。

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~。

 ⒍指人的身体~不舒服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⒒

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、培养、管理、调配、奖惩等工作~事工作。

 ②人的离合、境遇、存亡等~事变化。

 ③人情事理不懂~事。

 ④人的意识不省~事。

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~事。

 ⒓

 ⒔

 ⒕

 ①人的道德品质~格高尚。

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~格。

 ⒖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如"字解释:如 

 (会意。从女,从口。本义遵从,依照)

 同本义 

 如,从随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字疑从女,若省声。女子从人者也。

 有律以如己也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杜预注如,从也。”

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!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
 犬皆如人意。--《柳宗元《三戒》

 又如如命(遵从命令);如志(随顺意愿;实现志愿);如令(从令,遵令)

 好像, 如同 

 日初出大如车盖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状貌如妇人女子。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
 两狼之并驱如故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 又如如皋雉(比喻男子以才华博

 如rú

 ⒈像,相似,同样~像。~此。不动~山。视死~归。~ 火~荼。~出一辙。

 ⒉依照,符合,按照~法炮制。~愿以偿。~实汇报。

 ⒊及,比得上我不~她。

 ⒋超过一年强~一年。

 ⒌到,往~京。

 ⒍假若,假使~果。假~。~不学习,那有知识。

 ⒎词尾。〈表〉情况恰~其分。空空~也。

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,~李四光、竺可祯、林巧稚等。

 ⒐

 ⒑

 ①符合心意称心~意。

 ②器物名。供指划或观赏用竹~意。玉~意。
"求"字解释:求 

 (《说文》以求”为裘”之古文。省衣,象形。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”。本是裘衣”的裘”。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,所以甲骨文在衣”字外加毛。表示裘衣。本义皮

 衣)

 裘”的古字。皮衣 

 乐正求。--《汉书》

 姓

 求 〈动〉

 请求;干请;乞助 

 求,乞也。--《增韵》

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
 求救于齐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有求于我也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求其能千里也。

 求救于孙将军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求浼(请求;央求);求神福(祈求神灵保佑;祝福);求张良,拜

 求qiú

 ⒈寻找,想办法得到~解。~学。寻~。精益~精。上下~索。

 ⒉恳请,乞助~人。~救。请~。乞~。

 ⒊需要需~。要~。供~相应。
"己"字解释:己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绳曲之形。己”是古纪”字,假借作自己”用。①本义丝的头绪,用以缠束丝。②自己) 自己,本人 

 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--《孙子兵法》

 而己亦人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自拟己头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
 且噬己也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不以己悲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在己为有悔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又如舍己为公;异己;克己;知己;己身(自己);己私(自己的欲望);己里钱(血汗钱,私房钱)

 己 

 天干的第六位 

 己与三相近

 己jǐ

 ⒈自身自~。舍~救人。先人后~。知彼知~,百战不殆(殆危险,失败)。

 ⒉天干第六位,也用作次序第六。

 己qǐ 1.姓『有己茂。见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