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情见乎言

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。同情见乎辞”。

情见乎言

读音(发音): qíng jiàn hū y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。同情见乎辞”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情见乎言"逐字解释

"情"字解释:情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心,青声。本义感情)

 同本义 

 情,人之阴气有欲者也。--《说文》

 何谓人情?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,弗学击能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又

 人情者,圣王之田也。

 情伪相感。--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情阳也。”

 情者,阴之化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形》

 情者,性之质也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
 天若有情天亦老。--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

 览物之情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情所欲居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
 遂利之情。

 又如情熟(亲密);情款(情意诚挚融洽);情悃(情意;感情真挚,诚心诚意);情

 情qíng

 ⒈喜、怒、哀、乐等心理状况~绪。感~。

 ⒉状况,状态~况。~态。表~。实~。军~。病~。

 ⒊指爱情~书。谈~。

 ⒋指情分,情面求~。讲~。

 ⒌

 ⒍

 ⒎

 ⒏
"见"字解释:见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目”,下面是人”。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,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。本义看见,看到)

 同本义 

 见,视也。--《说文》

 未见君子。--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

 利见大人。--《易·乾》

 见龙在田。--《易·乾》

 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
 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。--《韩非子·主道》

 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--唐·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
 虎见之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歧王宅里寻常见

 见(見)jiàn

 ⒈看到看~。耳闻目~。〈引〉接触,遇到胶卷忌讳~光。病刚好,不要~寒。

 ⒉看得出,显现出初~成效。已~分晓。

 ⒊会面,会晤会~。接~。

 ⒋看法,认识,扩大知识~解。~识。远~。不固执己~。

 ⒌指明出处~上页。

 ⒍助词。

 ①用在动词前,〈表〉被动莫~笑。别~怪。

 ②用在动词前,〈表〉对说话人怎么样~教。请~谅。

 ⒎用在"听"、"闻"、"看"等动词后,〈表〉效果听~了。看~了。

 ⒏[见习]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,现场实地工作实习~习生。

 ⒐[见证]亲眼看到,可以作证的人。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。

 ⒑见xiàn。

 见(見)xiàn

 ⒈显出,出现,显露表~。华佗再~。昙花一~。

 见"儋藍"。

 ④姓。三国吴有儋萌。见《三国志.吴志.薛综传》。
"乎"字解释:乎〈动〉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,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。乎”是呼”的本字。当乎”借作语气词、介词用之后,就另造了一个从口”的形声字呼”。本义

 吐气)

 同本义 

 呼”的古字◆唤;召唤 

 乎〈语〉

 表示疑问或反诘

 汝识之乎?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--《论语》

 近者大乎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远者凉乎。

 汝多知乎。

 污其行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断斯织乎。

 不亦精乎。

 相当于吗”

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--《论语》

 可乎

 乎hū

 ⒈文言助词。〈表〉疑问或反问,相当于"吗"、"呢"、"吧"可~?然~?否~?或能免~?

 ⒉文言叹词。〈表〉感叹,相当于"啊"、"呀"惜~!美哉~,山河之固!

 ⒊介词,义同"于"出~意外。异~寻常。其志可以行~天下。不在~外表美,要在~心灵美。
"言"字解释:言 

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说,说话)

 同本义 

 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--《说文》

 志以发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
 志以定言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
 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言,心声也。--《法言·问神》

 言,口之利也。--《墨子经》

 言者所以在意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趋机而言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言讫不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

 言yán

 ⒈话语~。诺~。有~在先。~而有信。

 ⒉讲,说~语。~行一致。身教重于~教。

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,也指一句话五~绝句。七~乐府。一~为定。

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(无义)驾~出游(驾驾车)。

 言yàn 1.诉讼。 2.通"唁"。慰问。

 言yín 1.参见"言言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