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敲髓洒膏
比喻倾家荡产。
敲髓洒膏
读音(发音): qiāo suǐ sǎ gāo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倾家荡产。
出处(典故):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其最为民害者,一曰吏,一曰役,一曰官之亲属,一曰官之仆隶,是四种人……怙势作威,足使人敲髓洒膏,吞声泣血。”
示例: 无
敲髓洒膏成语接龙
成语"敲髓洒膏"逐字解释
"敲"字解释:敲 (形声。从攴,高声。攴,轻击。象手(又)拿小棍轻击的样子。本义敲击,叩打) 同本义 敲,击头也。--《说文》 夺之杖以敲之。--《左传·定公二年》。释文击声也。” 下见共王五伯,将敲其头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当务》 僧敲月下门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欲着敲字。 作推敲之势。 作敲字佳矣。 敲剥天下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 又如敲扑(拷打);敲丝(银子。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,故称);敲枰(下棋);敲翻(打断) 推敲 敲qiāo ⒈击,打~门。~锣。~边鼓(〈喻〉从旁帮人说话)。 ⒉讹诈骗取财物或抬高价格~诈。~竹杠。
"髓"字解释:髓 (形声。从骨,随省声。本义骨中的凝脂) 同本义 比喻精华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,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髓suǐ ⒈ ⒉像髓的东西脑~。
"洒"字解释:洒 (形声。从水,西声。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) 同本义 洒,滌水也。古文以为灑掃言。--《说文》 洒,濯也。--《字林》 一洒之者也。--《孟子》 洒扫室堂及庭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 又如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;洒削(洒水以磨刀);洒泼(胡乱挥霍);扫地先洒些水;洒酒(把酒浇洒在地上);洒削(洒水磨刀)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。--《周礼·赤犮氏》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。--《周礼·隶仆》 弗洒弗掃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 茅飞 洒(灑)sǎ ⒈液体散落先~水,后扫地。酒~了。 ⒉东西散落米~到地上了。 ⒊ ⒋ 洒shī 1.通"酾"。疏导分散水流。 2.雕文貌。 洒lí 1.见"淋洒"。 洒xǐ 1.洗涤;洗雪。 洒cuǐ 1.高峻貌。《诗.邶风.新台》"新台有洒,河水浼浼。"毛传"洒,高峻也。"一说鲜明貌。见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.邶风.新台》。一说洁静貌,音洗。见宋王 观国《学林》。 洒xiǎn 1.寒栗貌。参见"洒洒"﹑"洒淅"。 2.肃敬貌。参见"洒如"﹑"洒然"。 3.整齐貌。参见"洒然"。 洒sěn 1.惊异貌。参见"洒然"。
"膏"字解释:膏〈名〉 (形声。从肉,高声。从肉,表示与肉体有关。本义溶化的油脂,无角动物的油脂) 同本义 膏,肥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膏者,脂也。凝者曰脂,释者曰膏。 无角者膏。--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 膏者,神之液也。--《春秋·玄命苞》 内热溲膏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 膏之下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。注心下为膏。” 雉膏不食。--《易·鼎》 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?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 实以薪草,膏油灌其中。--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 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--韩愈《答李翊书》 又 膏gào㈠ 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~车轴。~发动机。 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~笔尖。~墨汁。 膏gāo ⒈油脂~脂。春雨如~。焚~继晷(晷日光。形容夜以继日)。 ⒉肥肉~粱(肥肉细粮)。 ⒊肥沃的~田满野。 ⒋粘稠的糊状物贴~药。用牙~。雪梨~。 ⒌ 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