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大仁大义

形容为人宽厚,尊崇仁义。

大仁大义

读音(发音): dà rén dà y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形容为人宽厚,尊崇仁义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(曹)操,豫州(刘备)实不知;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,此真大仁大义也。”

示例:

成语"大仁大义"逐字解释
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仁"字解释:仁 

 (会意。从人,从二。右边的二是重文。本义博爱,人与人相互亲爱)

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。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。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

 仁,亲也。--《说文》

 仁者,情志好生爱人,故立字二人为仁。--《春初·元命苞》

 上下相亲谓之仁。--《礼记·经解》

 温良者,仁之本也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
 仁者,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
 仁者,可以观其爱焉。--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

 岂无居人?不如叔也,洵美且仁。--《诗·郑风·叔于田》

 又如仁人(有仁德的人);仁术(施行仁道、仁政

 仁rén

 ⒈果核或种子里最内的部分,也指某些硬壳中可吃的部分杏~∷桃~。虾~。

 ⒉同情,友爱,对人亲善~心。~爱。志士~人。~至义尽。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义"字解释:义 

 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羊”表祭牲。本义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

 同本义 

 义固不杀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
 义不杀少。

 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引喻失义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度义而后动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。(义,坚持正义。)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
 又如丈义(主持正义);义断恩绝(恩情道义断绝);义不容辞(道义上不容推辞)

 情谊 

 义(義)yì

 ⒈公正合宜的道德、道理或行为正~。~愤填膺。~正辞严。见~勇为。多行不~,必自毙。

 ⒉意思,含意意~。字~。释~。望文生~。

 ⒊情谊有情有~。

 ⒋认作亲属的~父。~女。〈引〉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一部分)~齿(镶上的假牙)。~肢(装配上的假肢)。

 ⒌

 ①应尽的责任尽~务。

 ②不拿报酬的~务劳动。

 义yí 1.仪容;状貌。 2.仪制;法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