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正色直绳

指严正执法。

正色直绳

读音(发音): zhèng sè zhí shé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严正执法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南史·孔休源传》[孔休源]迁御史中丞,正色直绳,无所回避,百僚惮之。”

示例:

成语"正色直绳"逐字解释

"正"字解释:正 

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

 正,岁之首月,夏以建寅月为正,殷以建丑月为正,周以建子月为正。--《集韵·清韵》

 箭靶的中心 

 终日射候,不出正兮。--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

 引申为目标 

 刑(形)名已立,声号已建,则无所逃迹若正匿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
 正 

 通征”

 征税

 正其货贿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司门》。郑注正,读为征。”

 唯加田无国正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司勋》

 谨正盐筴。--《管子·海王》。李哲明云正,税也,正、征古字通用。”

 出兵,征讨

 正zhèng

 ⒈在中间,不偏不斜~中。~午。~厅。~东。~前方。〈引〉

 ①合符法则的,规矩的~道。~派。~当。~楷。

 ②图形的各边长度相等,各个角的大小也相等的~方形。~三角形。

 ①端庄,正派~经样。他是~经人。

 ②正当,合格办~经事。买~经货。

 ⒉言行好,办事公道~直。公~。品质~。光明~大。

 ⒊纯,不杂~红。~宗川味。

 ⒋副词。恰,合适~打八点钟。他来得~好。

 ⒌副词。〈表〉动作在进行中~在研究。~在办理。~下着雨。

 ⒍改掉偏差或错误~误。改~。纠~。矫~。

 ⒎使不歪斜~一~帽子。

 ⒏〈表〉相对两个面之积极的或主要的一面,跟"反"、"负"、"副"等相对~面。~比。~电。~极。~数。~职。~本。~件。

 ⒐

 ⒑

 ⒒

 ⒓

 ⒔

 ⒕

 ⒖

 ⒗

 ⒘

 ⒙

 正zhēng正月,夏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新~。
"色"字解释:色〈名〉

 (会意。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,仰承其脸色。本义脸色)

 同本义 

 色,颜气也。--《说文》

 五气五色。--《周礼·疾医》

 其色必寿。--《素问·三部九侯论》

 形体色理以目异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
 载色载笑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
 又

 太后之色少解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谢客就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我言若,王色不许我。--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
 故以声声怖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面色(脸上的气色);色喜(脸上显出欢喜之色);色笑(开颜欢笑);色沮(脸

 色shǎi

 ⒈指颜色(用于口语)掉~儿。印彩~吧。

 色sè

 ⒈指颜色红~。黄~。目能辨~。

 ⒉脸的表情、样子脸~。喜形于~。

 ⒊种类,品种货~齐全。各~食品。

 ⒋品质,质量英雄本~。成~。足~金首饰。

 ⒌情景,景象天~。景~。春~。

 ⒍妇女容貌姿~。

 ⒎情欲~情。
"直"字解释:直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l,从十,从目。徐锴l,隐也,今十目所见是直也。”本义不弯曲,与枉”、曲”相对)

 同本义 

 直,正见也。--《说文》

 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
 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--《左传·襄公七年》

 木曰曲直。--《书》

 巽为绳直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先定准直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争高直指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
 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 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 又

 斫直删密。

 又

 锄其直。

 又如直线;直路;笔直;直迫(直直愎愎

 直zhí

 ⒈端正,不弯折,跟"曲"相对坐~。笔~。~线。

 ⒉竖,跟"横"相对~立。

 ⒊公正,正确的道理正~。理~气壮。

 ⒋爽快,坦率~爽。~言。心~口快。

 ⒌捷径,不绕弯子~道。~达。~捷。~截了当。

 ⒍伸,把弯曲的伸开伸~。把腰~起来。

 ⒎连续不断~到今天。她一~是积极工作。

 ⒏汉字笔形,从上往下写(丨)。

 ⒐

 ⒑
"绳"字解释:绳 

 (形声。从糸,蝇省声。本义绳子)

 同本义 

 绳,索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大者谓之索,小者谓之绳。--《小尔雅》

 巽为绳直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作结绳而为网罟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

 言纶之绳。--《诗·小雅·采绿》

 民结绳而用之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

 病者困剧…若见鬼把椎锁绳纆,立守其旁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

 绿碧青丝绳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又如绳床(交床;交椅);绳缢跌扑(用绳子吊死,跌倒摔死);绳文(文字未创造以前,结绳代替文字,称为绳文);绳桥(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);绳头(绳的

 绳(纊)shéng

 ⒈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棉、麻、棕、草、金属丝、化学纤维等拧成的条状物~索。棕~子。尼龙~。

 ⒉木工用的墨线~墨。〈喻〉标准,规矩,法则,法度有~可依。

 ⒊制裁,约束~之以法。

 绳yìng 1.草结籽。《周礼.秋官.藄氏》"秋绳而芟之。"郑玄注"含实曰绳。"陆德明释文"绳音孕,以证反。"

 绳mǐn 1.见"绳绳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