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负气仗义

凭借正气,主持正义。

负气仗义

读音(发音): fù qì zhàng y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凭借正气,主持正义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九卷小娥虽小,身体健壮如男子形。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,姓段名居贞,那人负气仗义,交游豪俊,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。”

示例:

成语"负气仗义"逐字解释

"负"字解释:负 

 (会意。从人,从贝。本义恃,即依恃,凭仗)

 同本义 

 负,恃也。从人守贝,有所恃也。--《说文》

 秦贪,负其强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负势竞上,互相轩邈。--《艺文类聚·吴均·与朱元思书》

 昔秦人负恃其众,贪于土地,逐我诸戎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
 其异姓负彊而动者,汉已幸胜之矣。--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

 守自负年德,易之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又如负固(依仗地势险固);负固不悛(依凭险阻而不悔改);负宠(依仗宠爱);负学(依恃才学);负险(凭借险固的地形);负势(依仗权势)

 是犹使蚊负山。--《

 负 fù

 ⒈输,败,跟"胜"相对三胜二~。

 ⒉背~粮。~荷。~载。~荆请罪。〈引〉担任~责尽职。~有重任。

 ⒊遭受~屈。~轻伤。

 ⒋仗恃,依靠~嵎顽抗。~险固守。

 ⒌具有久~盛名。

 ⒍违背,背弃~约。忘恩~义。

 ⒎欠~债。

 ⒏小于零的~数。

 ⒐相对的两方面之反面,跟"正"相对~电。~极。

 ⒑

 【负气】赌气。

 ⒒

 【负疚】自己觉得惭愧不安。
"气"字解释:气 

 (象形。甲骨文、小篆字形。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。气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云气)

 同本义 

 气,云气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云者,地面之气,湿热之气升而为雨,其色白,干热之气,散而为风,其色黑。”

 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地有气。--《考工记·总目》

 望其气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此天子气也。

 窗以达气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又如气朔(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);气祲(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);气纬(指云气星象);气晕(日、月四周所生的晕气)

 气体的通称 

 气(氣)qì

 ⒈无一定形状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~体。煤~。水蒸~。特指空气~压。吸~。

 ⒉呼吸~息。~喘。屏~。上~不接下~。

 ⒊自然界冷、热等现象天~。节~。六~(阴阳风雨晦明)。

 ⒋闻到的味儿~味。香~。烟~。

 ⒌人的精神状态、作风、风度、力量等朝~。骄~。怒~。娇~。勇~。~宇。~节。~魄。

 ⒍怒,使人发怒生~。不要~我嘛!

 ⒎欺负,欺压受~。

 ⒏气势,气氛~壮山河。喜~洋洋。

 ⒐中医指体内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~虚。~血两亏。也指某种症象湿~。痰~。

 ⒑迷信者所谓的"命运"~数、运~等都是无稽之谈。

 ⒒

 ⒓

 ⒔

 ①云气。

 ②某种环境中反映出来的状态情景和谐的~氛。

 ⒕

 气xì 1.馈赠粮饷。 2.指食物。
"仗"字解释:仗 

 (形声。从人,丈声。本义执,拿着)

 同本义 

 韩信仗剑从之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 独行仗剑至韩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 又如仗斧(手持斧铖钺。表示权威);仗节(手持符节;坚守节操);仗策(手持马鞭。骑马)

 依靠,依赖 

 仗,凭仗。--《广韵》

 仗兵革之彊。--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

 朕自得疾,数日不能得睡,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。--《西游记》

 又如仗腰子的(靠山;背后支持者);仰仗(依靠;依赖);依仗(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);狗仗人势;仗气(凭仗正气。也指任性使气);仗气使酒(任性纵酒)

 仗
"义"字解释:义 

 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羊”表祭牲。本义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

 同本义 

 义固不杀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
 义不杀少。

 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引喻失义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度义而后动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。(义,坚持正义。)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
 又如丈义(主持正义);义断恩绝(恩情道义断绝);义不容辞(道义上不容推辞)

 情谊 

 义(義)yì

 ⒈公正合宜的道德、道理或行为正~。~愤填膺。~正辞严。见~勇为。多行不~,必自毙。

 ⒉意思,含意意~。字~。释~。望文生~。

 ⒊情谊有情有~。

 ⒋认作亲属的~父。~女。〈引〉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一部分)~齿(镶上的假牙)。~肢(装配上的假肢)。

 ⒌

 ①应尽的责任尽~务。

 ②不拿报酬的~务劳动。

 义yí 1.仪容;状貌。 2.仪制;法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