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盗跖之物

跖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

盗跖之物

读音(发音): dào zhí zhī wù

详细解释(意思):跖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八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,并非盗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

示例:

第二个字为"跖"的成语

成语"盗跖之物"逐字解释

"盗"字解释:眎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盗窃,偷东西)

 同本义 

 眎,私利物也。

 窃货曰盗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君子不为盗,贤人不为窃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
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 盗器为奸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
 盗名不如盗货。--《荀子·不苟》

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齐国人善盗乎?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
 又如偷盗(偷窃);盗跖下惠(跖和柳下惠,两人虽是兄弟,但跖被诬为大盗,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);盗名(偷取美名)

 抢

 盗 dào

 ①偷~窃。

 ②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~贼。
"跖"字解释:跖 

 (形声。从足,石声。本义脚掌) 同本义 

 跖,足下也。--《说文》

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,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。--《吕氏春秋》

 跖 

 踏,踩 

 跖劲弩。--《史记》

 蹠达膝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

 上无凌虚之巢,下无跖实之蹊。--张协《七命》

 又如跖实(兽足踏地)

 跳跃 

 跖魂负沴。--《汉书》

 跖骨

 

 

 跖痛

 

 跖(蹠)zhí

 ⒈脚面上跟脚趾接近的部分~骨。

 ⒉脚,脚掌。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物"字解释:物 

 (形声,从牛,勿声。勿”是一种杂色旗,表示杂色。本义万物)

 同本义 

 物,万物也。牛为大物,天地之数起于牵牛,故从牛。--《说文》

 物以群分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四时之散精为物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
 物也者,大共名也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
 九曰物贡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
 又如物品(各种财货、物件);物母(万物的本源);物曲(物的性能);物如(事物的本源);物序(事物的规律);物祖(万物之祖);物际(事物的界限);物恺(愿各物安乐);物灵(万物之

 灵);物用(百物器用)

 物件,东西 

 庞然大物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

 物wù

 ⒈东西~品。矿~。爱护公~。

 ⒉我以外的人(多指众人)恐遭~议。待人接~。

 ⒊内容,实质言之有~。空洞无~。

 ⒋

 ⒌

 ⒍

 ⒎

 ①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~质不灭。

 ②指供穿、吃、住、用等的东西~质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