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逋慢之罪

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

逋慢之罪

读音(发音): bū màn zhī zu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不遵守法令的罪过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王安石《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》臣之区区,辞说已穷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

示例:

第一个字为"逋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慢"的成语

成语"逋慢之罪"逐字解释

"逋"字解释:逋 

 (形声。从辵),甫声。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。本义逃亡,逃跑)

 同本义 

 逋,亡也。--《说文》

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,是崇是长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于伐殷逋播臣。--《书·大诰》

 为天下逋逃主。--《书·武臣》

 六年其逋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
 狼失声而逋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又如逋臣(逃亡的大臣);逋逃薮(逃亡的罪犯或流亡者聚集的地方);逋客(逃亡的人;避世的人)

 拖欠,欠税 

 逋租宿债勿复收。--沈约《宋书》

 又如逋债(拖延付债);逋租(拖欠租税)

 懈怠;拖延 

 逋 bū

 ①逃;逃亡~逃。

 ②拖欠~债。
"慢"字解释:慢 

 (形声。从心,曼声。本义轻慢;对人无礼貌)

 同本义

 慢,一曰不畏也。--《说文》

 慢,惰也。--《广雅》

 我远而慢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
 可敬不可慢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

 而长不简慢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处方》

 君使民慢,乱将作矣。--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

 敬贤者存,慢贤者亡。--《荀子·君子》

 荆成王慢焉。--《吕氏春秋·上德》

 其慢若彼之甚也;见贤人若此其肃也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
 管家,实是多慢了你。--《儒林外史》

 又如慢骂(信口乱骂);慢亵(慢待;招待不周);慢狎(轻侮);慢视(

 慢màn

 ⒈迟缓,跟"快"相对缓~。~走。~性病。~吞吞。

 ⒉懈怠,轻视,态度冷淡怠~。傲~。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罪"字解释:罪 

 (会意。从辛,从自,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,自亦声。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)

 同本义 

 辠,犯法也。--《说文》。秦以辠似皇字,改用罪。

 辜辟戾辠也。经传皆以罪为之。--《尔雅》

 畏此罪罟。--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
 君子以赦过宥罪。--《易·解卦象下传》

 无功不赏,无罪不罚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
 离桓之罪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或闻无罪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--《汉书》

 治臣之罪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某知罪矣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又如罪首(罪魁祸首);罪失(罪愆和过

 罪(辠)zuì

 ⒈犯法,犯法的行为~犯。~恶。~大恶极。~行累累。

 ⒉刑罚判~。免~。死~。

 ⒊过失~过。恕~。

 ⒋将罪过归于~己。

 ⒌痛苦,苦难遭~。受~。